虽然各艘船只上的人没办法直接联络,不过大家至少也都是上过三年学的,自然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。

比如说现在,各艘船只就不约而同的瞄准了敌方打头的一艘轻巡。

这是一艘筑摩级的防护巡洋舰,船上只装备了4门单装的152mm火炮,看起来似乎是1911年刚下水时的型号。

筑摩级防护巡洋舰是日本使用1907年度舰队扩编预算,和当时金刚级战列巡洋舰一起,基于日俄战争的经验教训,大量采用当时先进的工艺,是当时十一区造船能力的集中体现。

三条筑摩级防护巡洋舰全部参加一战,二战前全部退役兵解体。

筑摩级防护巡洋舰排水量5000吨,长144米,宽14.2米,吃水5.1米。动力系统为两座直结式蒸汽机,16座舰本式燃煤锅炉,共22500马力,最大速度26节。

虽然是防护巡洋舰,不过这筑摩的火力却明显有些弱了,仅装备了4门152mm火炮,其中还有两门是并列的,一侧同时只有三门火炮能开火。

后来筑摩号也进行过了改造,换装了8门152mm单装炮,不过现在这艘明显没有改造过就是了。

和陆战一样,海战中同一种载具装备不同武器权重也会发生变化,所以不是所有船长都会选择武器最强的版本。

在对面的舰队之中,这艘5000吨级的防护巡洋舰生存性是最好的,因此它也理所应当的成了打头扛炮弹的人选。

不过即便是5000吨级的防护巡洋舰,现在在音羽这边鬼畜的火力下也有些吃不消了。

这些老式巡洋舰的火炮口径虽然不大,但胜在管子的数量多,啪啪啪啪的根本停不下来,打出去的炮弹简直就和雨点一样多。

随着距离的接近,很快就有不少炮弹落在了这艘打头的筑摩号上。

这些炮弹是从六艘船只上打过来的,因此口径也有不少的区别,最小的只有76mm,大的直接去到了152mm。

在七艘船的狂轰滥炸的之下,筑摩号的甲板上很快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爆炸声。

首先遭重的自然是这玩意的主炮塔了,数枚炮弹同时打在了这座火炮的防盾上。

筑摩号的火炮防盾设计和天龙号差不多,覆盖面积也很大,只不过厚度仅有13mm,只能抵挡子弹和弹片的攻击。

被高爆弹直击之后,炮盾当场就被炸出了一个大洞,后方的炮手也被破片打了个正着。

虽然火炮没有损坏,不过在这种枪林弹雨的情况下明显没有人愿意上去顶班就是了。

最前方的炮塔被击中后没多久,后方的指挥塔也挨了一发炮弹。

和筑摩号庞大身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它的玩意的舰桥非常小,这也算是这个时代巡洋舰的共通特征了。

这枚140mm的高爆弹撞穿了舰桥的玻璃,接着钻入了舰桥内部。

炮弹上的引信很快就工作了起来,接着引发了剧烈的爆炸。

别说是140mm的炮弹了,就算是一枚手榴弹丢进这个狭窄的舰桥里也能拿团灭,舰桥内的妹子瞬间就被清了个干净。

即便在开战后没多久就损失了舰桥和一号炮塔,这艘筑摩号的轮机依旧在全速运行着,整艘船仍保持了26节的高速。

“切换目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