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--go--

晚上,大嫂对董子喻她哥董建悄悄讲:「今天子喻跟我说了一件事。」

董建忙了一天,有点累,想早些休息,闻言敷衍问:「什么事?」

大嫂说:「子喻讲,张宣要来蜀都看她。」

「当真?」听到这话,刚才还疲惫至极的董建瞬间来了精神。

大嫂伸手抱着他胳膊:「当真,真的不能再真了,这是子喻亲口告诉我的。」

董建半坐身问:「有没有说什么时候过来?」大嫂把傍晚的对话原原本本讲述了一遍。

董建算算日子:「现在已经进入5月中旬了,下半年的话,那也快了。」

大嫂问:「到时候以什么借口把爸妈叫来?」

董建说:「这个简单,你跟大妹商量商量,说一家人来蜀都聚聚,让大妹去提,她也在羊城,她的口才比我们好,她的话也比我们俩管用。」

见丈夫和自己不谋而合,大嫂欣然同意。

稍后,大嫂问:「你说,你说张宣这么厉害的人过来,会给怎么安置子喻?」

董建沉吟:「我没和张宣接触过,不好说。但我相信子喻的眼光,她如此迷恋对方,那除了才华和身家外,在人格魅力上肯定也有过人之处的,你等着看好了。」

大嫂赞同这话,「子喻等了这么久,终于等来了这一天,算是苦尽甘来,以后你这做大哥的说不得还要仰仗她。」

董建虽然心里有些意动,但说不出来,毕竟是自己的亲妹妹,他们之间的感情一向很好。

仿佛读懂了丈夫的心思,大嫂转个换题问:「你说爸妈会不会为难张宣?」

董建摇头:「应该不会。」

大嫂问:「难道就这么直接妥协了?」

董建说:「爸妈错过了为难张宣的机会,如今妹妹的事情已经尘埃落定,再去给张宣添堵就是让二妹不自在。」

大嫂问:「你说的这个机会是子喻来蜀都前?」

董建点头:「对,那时候子喻要是自己想争取,家里肯定会支持,但她自己都放弃了,家里再去闹腾就是等于给张宣上眼药,那得不偿失。」

大嫂蹙眉:「要按你这么说的,直接就向张宣妥协了.那不是等于送女儿吗?别个会怎么看我们家?」

董建苦笑:「你说的事实,但事已至此,不送能怎么办?

再说了,你换个角度想想,就不用太过担心别个的眼光了,张宣是谁?不说他的财富和地位,光就他背后的资源,就足够让别人眼红了,谁还会笑话我们?」

大嫂沉思一会后,有些懂了,问:「你是指陶歌吧?」

董建点点头,心情复杂地说:「陶歌是陶显的长女,她这身份都这样跟了张宣,我们董家一个女儿跟了张宣又算得了什么,二妹身份再尊贵也尊贵不过陶歌,谁还有心思笑话

她。

而且..」

大嫂紧着问:「而且怎么了?」

董建说:「我听大妹隐约有讲过,张宣身边还有一个背景能媲美陶歌的女人,你去想想,其他那些不知道的女人我们就不谈了。

就说陶歌和这神秘女人吧,有两个这样的家庭存在,张宣肯定出不了事,只要张宣屹立不倒,那二妹的日子就会过得滋润。

而二妹在一天,我们就跟着沾光一天,虽然可能没那种肉眼可见的好处送到我们手里,但那种无形中的好处才是最有价值的。」

大嫂明白了董建的话中话。混体制最怕什么?最怕不「稳」。

而有了张宣在,只要他们董家不犯原则性错误,那肯定会比别人多一次试错的机会。

这就好比一个核大国,核

弹不发射握在手里是最具备威胁力的,那张宣就是握在手里的核弹,如果董家不去惹别人,别人也会顾忌张宣的脸面对他们多客气几分。

米见爷爷奶奶来了。

两老原本气势汹汹的,可一见到张觅心就化了,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了这小宝贝身上,根本不再提找茬的事。

见状,张宣松了一口气,悄悄跟米见说:「我还以为会被臭骂一顿。」

米见莞尔一笑:「爷爷奶奶是刀子嘴豆腐心,不然你以为爸妈怎么敢瞒着我们的事?」

张宣点头,关心问:「你现在感觉怎么样?」

米见说:「还好,比刚生孩子那天好多了,明天就要去接舅舅了,安心去吧,不用担心我。」

张宣嗯一声。

第二天,吃过早饭,张宣离开了京城,一起走的还有陶歌。

张宣问:「你打算在羊城呆多久?」陶歌说:「半个月左右。」

张宣有些诧异,但想着她父母在那边,也就是没多问。倒是陶歌说:「我已经跟双伶联系了,会在中大待一个星期左右。」

张宣瞬间懂了她意思,偏头说:「谢谢。」

陶歌甩甩头,「不用跟姐说谢,等去了爱琴海的时候多到我肚皮上努努力,争取孩子像你。」

张宣眼皮跳跳:「为什么想像我?」陶歌直言不讳:「你长相生的好些。」

张宣笑了:「我还以为你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。

陶歌叹口气:「人活在世上,嘴巴都是用来说别个的,轮到自己身上,谁也无法免俗。」

这话让他想到了某些主持人,口口声声教大家要爱国,背地里净干些偷鸡摸狗的事,比如送孩子去国外读书,还美其名日...

哎..

3个小时后,两人从京城到了羊城,出机场后,陶歌突然说:「你要是不赶的话,先跟我回去坐坐,吃过中饭,咱们一起去中大。」

张宣愣了下,没想通这姐儿为什么突然改变想法,但没犹豫就同意了:「好,不过我得去买点东西。」

陶歌直接摆手:「用不着,现在姐把你带回去,就已经算是最好的礼物了,你再多带反而尴尬。」

张宣无语:「我以后就都不买了?」

陶歌双手抄胸:「不买,等孩子长大了自己去买。」

张宣:「.....

事先就得到女儿要回来,陶显两口子已经做好了一桌菜在等着。

不过看到张宣跟回来时,陶家父母明显有些意外,但意外之后却又不意外了。

一年360天,大女儿有350天在为他的事操心,把他带回来也在情理之中。

陶显很平和地说:「今天的菜没放辣椒,我给去你炒个虎皮青椒。」

张宣好奇:「叔,你还会虎皮青椒?」

陶显挽起衣袖子:「那你可还别小瞧我,我平日里也偶尔做一顿吃吃,只不过辣椒不敢挑那种太辣的。」

陶显做菜,张宣在旁边观看,两人有一搭没一搭闲扯着,无形中关系似乎比以前好了很多。

另一边,陶母拉着大女儿进了卧室,问:「这次待多久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