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子文其实一点都不喜欢呆着京城,因为这里太压抑,所以事情解决之后,他就立刻返回恒州了。

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很恋家的人,恒州有他的家,家里有他的老婆和孩子,不回去还留在京城干嘛?

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和他的老丈人李世民关系并不是很好,当然也不能说不好。

准确的说,两人的关系就是那种在保持一定的距离时最好,短时间见面也还行,但长时间相处的话矛盾就出来了。

李世民觉得郑子文这种人就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那种人,而郑子文却觉得老李就是一个蛇精病,不但有被迫害妄想症,还是个严重的暴力分子。

总之,两人现在都有了默契,李世民有事让郑子文来,郑子文就来,办完了事之后郑子文就闪人,李世民也不介意。

而且说实话,如今的李世民也是很忙的,特别是吐番的事。

如今大唐已经派遣了十万人前往吐浑谷驻扎,但令李世民感到震惊的是,居然只有不到两万人适应了那里的气候,于是李世民只好接二连三的又派出了三批人,才把这十万人凑齐了。

招兵容易养兵难,供养着十万全职军人,对大唐的财政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,幸亏李世民还有恒州的赛马场以及新实行的商业税制度,才在保持着一定国库储备钱粮的情况下,养起了这支驻外精兵。

当然,这支精兵也确实没有让李世民失望。

才两年多的时间,就完全适应了吐番的气候,可以开始进行一般的训练了,不到四年就深入吐番了。

在侯君集的带领下,他们和正在和象雄国交战的吐番军队打了个招呼,把松赞干布吓了个够呛。

怎么可能?大唐的军队居然跑到这了?天神在上,我一定是醉了!

所以,担心大唐军队偷袭的吐番军队,也不敢放开手脚和象雄国打了,就这样,原本按照历史上应该在贞观十二年被松赞干布统一的吐番,直到贞观十四年,还是三足鼎立。

吐番、象雄国、大唐驻吐浑谷军队各自割据一方。

这样的情况也是李世民愿意看到的,现在吐番和象雄这两个国家每年都来上贡,就指望着李世民帮他们灭掉对方,那条件开的让李世民差点就心动了。

但他要是真答应了他就不是李世民了,一个没有统一并且处于相互牵制状态的吐番,才是符合大唐利益的吐番。

如今的吐番对大唐已经没有了威胁,李世民也算是高枕无忧了,而松赞干布处在弱势,当然不敢要求李世民把大唐把公主嫁给他。

郑子文还不知道,就因为自己的一个主意,又让历史的车轮拐了个弯。

而且话又说回来,如今的驸马党日益壮大,作为入门的条件,别说公主了,就连郡主都供不应求了,李世民又哪还有闺女送去和亲?

总之,这几年大唐可以说的发展得异常顺利,顺利得连李世民都刚到震惊,郑子文这个来自一千多年后的男人,硬着凭着自己的一己之力,强拽着大唐这辆战车上了“高速”。

商人的地位开始有了小幅度的提升,大唐农民的赋税再一次降低,京兆、太原、洛阳周边,一共三十多个州郡已经开始免赋税。

贞观十四年秋,大唐真正实现了万邦来朝,李世民大赦天下,同时召集了在外的三品以上的官员回京共度佳节。

这对于很多官员来说,都是值得高兴的,但郑子文却不觉得,因为他每年都要带着自己的三个公主老婆回来,而且每次回来不到半个个月,就回去了。

没办法,和李世民尿不到一个壶里去。

如今的李世民已经四十岁了,郑子文一直怀疑他是更年期到了,所以才有了“更年期综合症”。

而在李世民看来,郑子文才是需要反省的那个人,马上三十岁的人了,还是那样没个正形,不骂他心里不舒服。

最重要的是,他的大儿子李承乾没有以前那么乖了,和二儿子李泰也是矛盾不断,让他有些心神俱疲,这一次让郑子文来,也有着想求助的意思在里面。

于是,中秋节第二天的晚上,李世民就把郑子文叫到了自己的御书房,然后把这事给郑子文说了,说完之后就长长的叹了口气,整张脸都写满了疲惫。

“子文,你说当初高明是多么乖的孩子,如今这么变成这样了?”

听完了李世民的话,郑子文却皱起来眉头。

按理原本大唐的历史来推断,李承乾之所以变坏,是因为李世民的溺爱,再加上长孙皇后死了之后没人管他,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。

但现在长孙皇后虽然身子骨还有些不好,但人却还在啊!

为什么会这样的呢?难道是青春期叛逆?

也不可能啊,这年头的瘪犊子都早熟得很,特别是李承乾这个瘪犊子,他儿子李象都快8岁了,还青春叛逆个毛啊!

郑子文想不明白,所以只能皱了皱眉。

“太子太师是谁?”

太子太师属于东宫三师,说白了就是太子的老师,俗话说“近朱者赤近墨者黑”,郑子文开始怀疑这是不是李承乾的老师的错。

听到郑子文的问题,李世民顿时笑着摇了摇头。

“太子太师是魏爱卿,朕相信不是他的问题。”

郑子文一听也点了点头,虽然他和魏征不对付,但对于魏征的才能郑子文倒是不怀疑。